超龄人工作中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在探讨超龄人工作中死亡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什么是工伤。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者患上职业病。《工伤保险条例》是认定工伤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认定工伤的各种情形和条件。 对于超龄人工作中死亡的情况,要分不同情形来看。第一种情形,如果超龄人员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并且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根据相关规定,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这里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该答复表明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第二种情形,超龄人员已经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又被用人单位返聘工作。这种情况下,超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劳务关系中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过,如果是在工作中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死亡,超龄人员家属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是超龄人员在新的用人单位工作。如果该超龄人员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与新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按劳动关系处理,在工作中死亡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也可以认定为工伤。在实际操作中,超龄人员家属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报告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然后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综上所述,超龄人工作中死亡是否能认定为工伤,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超龄人员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办理退休手续、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的关系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