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仲裁后是否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我和对方签合同的时候约定了仲裁条款。现在因为合同履行出了问题,我有点犹豫是去仲裁还是去法院起诉。我不太清楚约定了仲裁之后还能不能去法院起诉,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约定仲裁后能否向法院起诉这个问题时,首先要明白仲裁和诉讼是两种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诉讼则是当事人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如果双方已经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其中一方就不能再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会受理该案件。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当仲裁协议无效时,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有明确规定,比如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等。此外,如果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并且当事人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也无效。 如果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而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可以继续审理。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给予了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所以,约定仲裁后通常不能向法院起诉,但在仲裁协议无效或符合特定条件时,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