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仲裁的,是否可以不申请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
我和对方签了一份合同,里面约定了仲裁条款。但现在出现纠纷了,我不太清楚是必须得去申请仲裁,还是也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我想知道具体在这种有仲裁约定的情况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能不能向法院起诉的。
展开


在一般情况下,合同约定仲裁的,不能不申请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形除外。 首先,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它基于当事人之间的自愿约定。当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时,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同意将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这体现了当事人对争议解决方式的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和仲裁规则进行公正的审理和裁决。 根据《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仲裁协议是有效的,那么当事人就应当按照约定先申请仲裁。例如,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由某仲裁委员会对合同纠纷进行仲裁,当发生纠纷时,原则上他们应向该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仲裁协议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无效,比如:仲裁协议对于将要进行仲裁的事件或仲裁机构并未作出相应的说明或者定义;考虑到相关法规规定,对仲裁协议中的某些细节性问题未能达成一致的补充声明等。例如,一份仲裁协议中只写了发生争议提交仲裁,但没有明确具体的仲裁机构,这种情况下仲裁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起诉。 另外,如果仲裁条款存在模糊不清、无法执行等特殊情况时,当事人也有权利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总之,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仲裁协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才能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