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拿到钥匙发现现房与图纸不符,能告开发商诈骗吗?


当买房拿到钥匙后发现现房与图纸不符时,很多购房者会疑惑能否以诈骗为由起诉开发商。下面我们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诈骗”的法律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购房场景中,如果开发商故意虚构房屋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房屋的真实状况,使得购房者基于错误的认识而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房款,且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数额标准,那么就可能构成诈骗。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现房与图纸不符并不一定就构成诈骗。这种不符可能是由于施工误差、设计变更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果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有合理的变更理由,并且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相关规定履行了通知义务,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属于合同违约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也就是说,当现房与图纸不符属于违约情形时,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要求开发商进行整改、赔偿损失等。 要判断开发商是否构成诈骗,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看开发商是否有主观故意,即是否明知房屋实际情况与图纸不符,却故意不告知购房者;二是看开发商是否实施了欺诈行为,例如虚假宣传、隐瞒重要事实等;三是看购房者是否因为开发商的欺诈行为而遭受了损失。 如果购房者认为开发商构成诈骗,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宣传资料、图纸、房屋实际情况的照片或视频等。同时,建议购房者先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要求其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买房拿到钥匙发现现房与图纸不符,不一定能告开发商诈骗,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购房者要通过合法途径,准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