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另一方不给钱能起诉吗


离婚后另一方不给钱是可以起诉的。 在婚姻关系中,涉及到多种金钱给付的情况,比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夫妻共同债务分担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是因为财产分割问题对方不给钱,那么依据相关财产分割协议或法律规定,你有权要求对方履行给付义务。比如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某套房产归你所有,同时对方需要支付给你房屋折价款,对方却不支付,这种情况你就可以起诉。 要是涉及子女抚养费,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如果对方不按时支付抚养费,你同样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支付义务。 起诉前,你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收集充分的证据,例如财产分割协议、转账记录、关于抚养费的约定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对方有给付义务以及具体的金额等情况。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在起诉状中要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也就是要求对方支付的具体金额以及理由。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庭审,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作出判决。如果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给付义务,你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强制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 总之,当离婚后另一方不给钱时,通过起诉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是可行的,但要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来进行。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债务:就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了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等所负的债务。比如为了购买家庭住房而贷款、为了孩子教育费用而借款等,这些债务离婚时需要夫妻共同偿还。 抚养费: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按照一定标准向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的用于子女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