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是否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盗窃罪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下面为您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把别人的东西拿走自己用,而且达到了一定的金额标准或者偷了很多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即使构成了盗窃罪,也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三)被害人谅解的;(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比如说,张三偷了李四一部手机,价值刚好达到了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之后张三非常后悔,主动把手机还给了李四,还诚恳地向李四道歉,李四也原谅了张三。同时,张三平时表现良好,这次是初犯,并且有自首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就有可能被免予刑事处罚。 另外,如果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也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例如,未成年人偶尔实施盗窃行为,数额很小,且是受他人教唆,本人主观恶性不大,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被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从而不被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盗窃罪在符合特定条件时是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的,但具体是否能免于刑事处罚,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规定来判断和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