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会坐牢吗?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商标侵权属于民事纠纷,主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通常有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比如,甲公司未经乙公司许可,在自己生产的同类产品上使用了与乙公司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乙公司可以要求甲公司停止使用该商标,并赔偿因其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然而,当商标侵权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就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主要包括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等情形。例如,丙为了谋取暴利,大量生产假冒知名品牌的商品,非法经营数额达到了几十万元,这种情况下丙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坐牢的处罚。 另外,《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丁明知道某批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然进行销售,并且获利颇丰,那么丁也可能会被判刑。 所以,商标侵权不一定会坐牢,但如果侵权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就会面临刑事处罚,包括坐牢。企业和个人在经营活动中应当尊重他人的商标权,合法使用商标,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