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十四岁违法可以立案吗?


未满十四岁违法是否可以立案,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立案”的概念。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也就是说,当有一定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犯罪事实,并且按照法律规定需要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理时,司法机关就会立案。 对于未满十四岁的人违法,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下有不同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在上述特定情形下,如果符合相应的条件,司法机关是可以立案的。因为虽然行为人未满十四岁,但他们实施的严重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处理。 而对于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依据现有的刑法规定,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违法行为可以被忽视。虽然不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仍然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例如,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能会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等措施。这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同时也是为了帮助这些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行为准则。 此外,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如果未满十四岁的人实施了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人身或财产损失,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即使未满十四岁的人本身不承担民事责任,但他们的监护人需要对其行为负责。 综上所述,未满十四岁违法是否可以立案不能一概而论。在特定的严重犯罪情形下,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是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一般的违法行为,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会依据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而在民事侵权方面,监护人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