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是否能够构成合同诈骗罪?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最近公司签了一个大合同,我发现合同内容有些可疑,担心公司可能涉嫌合同诈骗。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单位能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呢?如果构成的话,会有怎样的法律后果?
展开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那么单位是否能够构成合同诈骗罪,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而合同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这意味着单位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 在司法实践中,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该行为必须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而实施的。如果仅仅是单位内部个别人员以单位名义进行诈骗,所得利益归个人所有,那么一般不认定为单位犯罪,而是个人犯罪。其次,犯罪行为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决定实施的。也就是说,该诈骗行为代表了单位的意志,而不是个人的擅自行为。 当单位构成合同诈骗罪时,会采取双罚制。一方面,对单位判处罚金,罚金的数额会根据犯罪情节等因素来确定。另一方面,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合同诈骗罪的规定进行处罚。这些人员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处罚金等刑罚。 例如,某公司为了获取非法利益,由公司董事会集体决策,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巨大。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就构成合同诈骗罪,公司会被判处罚金,而参与决策和实施诈骗行为的公司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单位是能够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并且一旦构成犯罪,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