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出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岗位职责有着明确的界定。从法律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出纳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做出了约束和规范。 首先,货币资金核算属于出纳的核心职责之一。出纳需要办理现金收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根据稽核人员审核签章的收付款凭证,进行复核后办理款项收付。对于重大的开支项目,必须经过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或单位领导审核签章,方可办理。同时,还要办理银行结算,规范使用支票,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如果因特殊情况确需签发不填写金额的转账支票时,必须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名称、款项用途、签发日期,规定限额和报销期限,并由领用支票人在专设登记簿上签章。此外,出纳要登记日记账,保证日清月结。根据已经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现金的账面余额要及时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月末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账面余额与对账单上余额调节相符。对于未达账款,要及时查询。 其次,往来结算也是出纳的重要工作。出纳要办理往来结算,建立清算制度。办理其他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核算其他往来款项,防止坏账损失。对购销业务以外的各项往来款项,要按照单位和个人分户设置明细账,根据审核后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并经常核对余额。年终要抄列清单,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 再者,工资核算也离不开出纳的参与。出纳要执行工资计划,监督工资使用。根据批准的工资计划,会同劳动人事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掌握工资和奖金的支付,分析工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审核工资单据,发放工资奖金。根据实有职工人数、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审核工资奖金计算表,办理代扣款项(包括计算个人所得税、住房基金、劳保基金、失业保险金等),计算实发工资。 另外,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也是出纳的职责所在。出纳要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无缺。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的限额,超过部分要及时存入银行。不得以“白条”抵充现金,更不得任意挪用现金。如果发现库存现金有短缺或盈余,应查明原因,根据情况分别处理,不得私下取走或补足。如有短缺,要负赔偿责任。对于保管的有价证券,也要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无缺。 最后,出纳要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单位财务公章和出纳员名章要实行分管,交由出纳员保管的出纳印章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各种票据要办理领用和注销手续。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资金安全。 总之,出纳的岗位职责涉及到企业资金管理的多个方面,每一项都有着严格的法律和制度要求。出纳人员需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