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有哪些特征?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下面来详细介绍商业贿赂的特征。 从行为主体方面来看,商业贿赂的行贿主体是经营者,也就是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受贿主体则是与交易行为密切相关的个人,像交易对方的采购人员、业务人员、代理人等。例如,某公司为了拿下一个项目,向对方公司的采购负责人行贿,这里行贿的公司就是经营者,而受贿的采购负责人就是相关个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 在行为目的上,商业贿赂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行贿方通过给予好处,来争取交易机会、达成交易或者获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比如,一家建筑公司为了中标某个工程项目,向招标方的关键人员行贿,目的就是获得这个项目的承建权,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从行为手段来说,商业贿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既包括直接给予财物,如现金、礼品、购物卡等,也包括提供其他利益,像免费旅游、娱乐消费、安排就业等。例如,某医药企业为了让医生多开自己公司的药品,会组织医生参加豪华的境外旅游,这就属于通过提供其他利益进行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还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行贿和受贿双方往往是秘密进行交易,不会公开这种行为。他们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掩盖贿赂的事实,比如以合法的业务往来、捐赠、技术服务费等名义进行资金转移。例如,行贿方可能会与受贿方签订虚假的技术服务合同,以支付技术服务费的名义将贿赂款支付给对方。 商业贿赂的后果具有违法性。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商业贿赂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情节轻重,行贿人和受贿人可能会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比如,情节较轻的可能会被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则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像行贿罪、受贿罪等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