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种类之债有什么特点?

我在和别人签订合同的时候涉及到了种类之债,但我不太清楚它有啥特点。我就想知道种类之债和其他类型的债比起来,在履行、风险承担这些方面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了解清楚才能更好保障自己权益。
展开 view-more
  • #种类之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种类之债是指以种类物为标的的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买卖大米、钢材等合同,大多属于种类之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种类之债的特点。 首先,种类之债具有可替代性。种类物是具有相同品质、规格和型号,能够以同种类、同数量的物相互代替的物。例如,您去商场购买某品牌、某型号的手机,商家交付给您的这一部手机和其他同品牌、同型号的手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这与特定之债不同,特定之债的标的物是特定的、不可替代的。比如一幅独一无二的名画,它就是特定物,只能是这一幅画,不能用其他物品替代。我国《民法典》虽然没有明确针对种类之债可替代性作出专门条款,但在债的履行相关规定中,体现了种类物可替代的特性,因为种类物的可替代性,使得种类之债在履行时更为灵活。 其次,种类之债的标的物具有不确定性。在种类之债成立时,债的标的物仅以种类和数量确定,具体是哪一些标的物并不明确。就像您向商家订购10吨某种规格的水泥,在交付之前,您并不知道这10吨水泥具体是哪些水泥。只有在交付时,通过特定化的行为,标的物才会确定下来。例如,商家从仓库中挑选出符合规格的10吨水泥准备交付给您,此时这部分水泥就从种类物变成了特定物。 再者,种类之债的风险负担具有特殊性。在种类物特定化之前,风险一般由债务人承担。比如,您向水果商订购了100斤苹果,在水果商将符合要求的100斤苹果挑出并准备交付给您之前,如果苹果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遭受损失,这个损失由水果商承担。一旦种类物特定化之后,风险就可能转移给债权人。《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对于种类之债,这个交付的时间节点往往和标的物特定化密切相关。 最后,种类之债一般不发生履行不能的情况。因为种类物具有可替代性,只要市场上还有同种类的物存在,债务人就可以通过购买等方式履行债务。例如,即使商家库存的某型号手机暂时售罄,但只要市场上还有该型号手机出售,商家就可以从其他渠道进货来履行交付义务。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比如该种类物在市场上已经绝迹,才可能发生履行不能的情况。 综上所述,种类之债的这些特点使其在债的关系中具有独特的运行规则,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涉及种类之债的交易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