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具有哪些特征?


累犯是一种在法律领域有着特定定义和重要意义的概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累犯的特征。 首先,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二者有着不同的构成条件和特征。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这里面体现出一般累犯的几个特征。其一,前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如果前后罪中有一个是过失犯罪,那就不能构成累犯。比如,张三前罪是盗窃罪(故意犯罪),刑满释放后五年内又犯抢劫罪(故意犯罪),就可能构成累犯;但如果前罪是交通肇事罪(过失犯罪),后面再犯故意犯罪,就不构成累犯。其二,前后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前罪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后罪即使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也不构成累犯。其三,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五年之内。这个时间限制很关键,如果超过了五年再犯罪,一般就不认定为累犯了。 特别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特别累犯的特征在于,一是前后罪的犯罪性质特殊,仅限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这几类。二是不受前后罪被判处刑罚种类的限制,也不受前后罪时间间隔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犯过这几类罪中的一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这几类罪中的任一类,都构成累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了一般累犯的情形,第六十六条规定了特别累犯的情形。法律规定累犯要从重处罚,是因为累犯表明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大,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较高,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更大,所以需要给予更严厉的制裁,以达到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