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帮电诈取钱,没有获利属于什么罪?


在这种被骗帮电诈取钱且没有获利的情形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首先,如果确实是完全被蒙骗,主观上没有帮助电信诈骗犯罪的故意,那么可能不构成犯罪。因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通常需要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如果是在被骗的情况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电诈犯罪,就缺乏犯罪的主观故意。 然而,如果在过程中,结合一些客观情况能够推断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涉及违法犯罪,即使没有获利,也可能构成犯罪。比较常见的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和应当知道。当帮电诈取钱时,如果存在一些明显异常的情况,比如取钱的方式、地点、时间等不符合正常交易习惯,就可能被认定为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 另外,也有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帮电诈取钱属于支付结算帮助行为,如果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也会构成此罪。判断是否“情节严重”,通常会考虑帮助的次数、金额、造成的后果等因素。 总之,对于被骗帮电诈取钱且没有获利的情况,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依据法律规定来准确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