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嫁妆和彩礼有哪些规定?
我准备结婚了,家里在商量彩礼和嫁妆的事儿,但大家对这方面法律规定不太清楚。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彩礼和嫁妆到底是怎么规定的,比如给了彩礼后如果没结成婚,彩礼能要回来吗,嫁妆算谁的财产等问题。
展开


在我国,彩礼和嫁妆是婚姻习俗中常见的现象,法律也对它们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看彩礼。彩礼通常是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的聘金、聘礼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也就是说,如果符合上述情况,给付彩礼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彩礼。 举个例子,如果小张给了小李彩礼后,两人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办理结婚登记,那么小张就有权要求小李返还彩礼。再比如,小王和小赵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婚后并没有共同生活,后来两人离婚,此时小王也可以要求小赵返还彩礼。 接下来,我们说说嫁妆。嫁妆一般是女方出嫁时,娘家为女儿准备的结婚用品。从法律性质上看,嫁妆如果是在结婚登记前给的,一般会被认定为女方的个人财产;如果是在结婚登记后给的,且没有特别约定,通常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而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 比如,女方父母在女儿结婚登记前给女儿买了一辆车作为嫁妆,那么这辆车就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如果是在结婚登记后给的,没有明确说明只给女儿,那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总之,了解彩礼和嫁妆的法律规定,能帮助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涉及彩礼和嫁妆问题时,建议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