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中出租车拒载有什么规定?
我今天打车的时候遇到出租车司机拒载,我很生气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了解下在中国法律里 ,对于出租车拒载具体有啥规定,司机拒载后我能通过什么合法途径维护自己权益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中国,出租车拒载是一种违反运营规定的行为,在法律层面有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
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来看,乘客乘坐出租车,与出租车司机之间形成了客运合同关系。乘客打车的行为相当于发出要约,司机停车载客则构成承诺,双方达成客运服务的约定。出租车司机拒载的行为,实际上是违反了合同约定,侵犯了乘客作为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根据该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虽然出租车拒载一般未直接造成乘客财产损害,但乘客有权要求出租车公司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其次,《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对出租车拒载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该规定第二十三条明确列出,驾驶员不得有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等行为。对于拒载行为,第四十七条规定,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违反本规定,有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各地也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来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运营。当遇到出租车拒载时,乘客可以向当地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者出租车管理机构进行投诉,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同时,乘客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如录音、录像、出租车车牌号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