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情形属于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况?

我最近涉及一个案子,听说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存在应当自行回避的情形。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情况,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什么样的情形是相关人员需要自行回避的,这样我也能心里有数,看看案件处理过程是否公正。
展开 view-more
  • #自行回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自行回避是指在诉讼或其他法律程序中,相关人员基于法定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与该案件的处理。这种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程序的公正性,避免可能因个人因素影响案件的公正裁决。 在刑事诉讼领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比如审理张三盗窃案时,法官是张三的哥哥,那么这位法官就应当自行回避,因为其与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二是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举例来说,如果在某起商业诈骗案中,检察官的妻子在涉案公司有投资,存在经济利益关联,该检察官就应自行回避。三是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假设在某个故意伤害案中,一名警察之前作为现场证人提供过证言,之后该警察不能再参与这个案件的侦查和审判工作。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例如法官和被告是多年的好友,可能会因为这种私人关系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法官就应当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此外,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在行政诉讼中,参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审判人员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时,也应当自行回避。总之,自行回避制度是保障法律程序公正的重要举措,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