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中挪用公款的情形有哪些?
我在一家公司担任财务工作,最近听闻一些关于职务犯罪里挪用公款的案例,心里有点担心自己工作中会不会不小心触及这方面问题。我想知道在职务犯罪里,挪用公款具体都有哪些情况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挪用公款是职务犯罪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挪用公款的概念。简单来说,挪用公款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擅自把公款挪作他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首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种情况比较容易理解。比如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去参与赌博、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不管挪用的数额多少,都构成挪用公款罪。因为非法活动本身就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以只要有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的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这里的营利活动就是为了赚钱的活动,像投资做生意、炒股等。只要挪用的公款数额达到法律规定的“较大”标准,即使挪用时间很短,也构成挪用公款罪。例如,某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10万元去炒股,这就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最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挪用了数额较大的公款,但是没有用于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并且超过三个月都没有把钱还回去,这种情况同样构成挪用公款罪。例如,某工作人员挪用了20万元公款用于自己买房,超过三个月还没归还,就符合这种情形。 总之,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法律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制裁。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遵守法律,避免触犯挪用公款这一法律红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