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中应当减轻或从轻的情形有哪些?
我之前因为一些小疏忽被行政机关认定要进行行政处罚,听说行政处罚法里有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情形,我想知道具体是哪些情况,看看我符不符合,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行政处罚中,减轻或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对当事人给予相对较轻的处罚。减轻处罚是在法定的最低处罚幅度以下进行处罚,从轻处罚则是在法定的处罚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处罚方式或较低的处罚额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这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在心智和认知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对自己的行为可能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所以给予他们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以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为主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其他几种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比如一个商家发现自己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后,立即召回已售出的产品,避免了更多消费者受到损害,这种情况下就符合主动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当事人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例如有人被威胁如果不参与某项违法活动就会对其家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的违法行为,也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因为当事人并非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实施违法行为,其主观过错相对较小。 当事人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首”情节。这种主动配合行政机关调查的行为,有助于行政机关更快地查明事实真相,提高执法效率,所以也会从轻或减轻处罚。 当事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比如提供重要线索帮助行政机关破获其他违法案件等,同样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是对当事人积极协助执法的一种鼓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