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丧失继承权,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情况下会丧失继承权。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当出现一些严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时,继承人可能会丧失这个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故意剥夺被继承人的生命,严重违背了人伦道德和法律精神,当然不能再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二是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这种行为也是出于非法目的,为了一己私利而侵害其他继承人的生命,同样会导致丧失继承权。三是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遗弃被继承人是指对被继承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使被继承人处于生活无着的境地;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则是指对被继承人进行肉体或精神上的折磨,且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四是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遗嘱是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意愿的体现,如果继承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改变遗嘱内容,损害其他继承人的利益,情节严重的也会丧失继承权。五是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这种行为同样是对被继承人真实意愿的干涉和侵犯。不过,如果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接下来,我们说说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在继承权纠纷中,如果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继承权受到侵害,就需要在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超过二十年都没有主张权利,一般情况下法院就不会再受理了。所以,当发现继承权受到侵害时,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避免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