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房屋拆迁的民事和行政诉讼是怎样的?

我家房子最近要拆迁,和拆迁方在补偿问题上谈不拢。有人说可以走民事诉讼,有人说走行政诉讼,我现在完全搞不清楚。我想知道这两种诉讼到底是怎么回事,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该怎么去发起,希望了解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拆迁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房屋拆迁过程中,民事和行政诉讼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这两种诉讼的相关内容。 首先来解释一下民事和行政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就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纠纷时提起的诉讼。在房屋拆迁中,如果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或者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之间,就补偿安置协议的签订、履行等问题产生的纠纷,一般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行政诉讼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诉讼。在房屋拆迁里,当被拆迁人对政府的拆迁决定、拆迁许可、补偿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处理民事诉讼的重要依据。在房屋拆迁的民事纠纷中,关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问题,都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来判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如果拆迁方不按照补偿安置协议的约定支付补偿款,被拆迁人可以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违约的规定,要求拆迁方承担违约责任。而行政诉讼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该法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法院、诉讼程序等内容。比如,被拆迁人对政府作出的拆迁补偿决定不服,认为该决定不合理、不合法,就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适用情形方面,当拆迁双方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补偿安置协议,但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被拆迁人对政府作出的房屋拆迁许可、拆迁裁决、强制拆迁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认为这些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应当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诉讼的发起流程,民事诉讼一般是由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受理后会通知被告应诉,然后经过开庭审理、法庭辩论等程序,最终作出判决。行政诉讼的流程也类似,但在起诉前,有些情况下需要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而且行政诉讼中,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告需要对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总之,在房屋拆迁纠纷中,正确区分民事和行政诉讼,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诉讼途径,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