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关于继承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家里老人最近身体不太好,开始考虑遗产的事儿了。我不太清楚民法典里关于继承都有啥规定,像什么人有继承权,继承的顺序是咋样的,遗嘱咋立才有效这些方面,想了解一下具体内容。
展开 view-more
  • #继承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继承相关的规定是非常全面且重要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主要法律规定。首先是继承的开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简单来说,就是被继承人去世了,继承这件事儿就开始启动了。要是有几个人在同一件事里死亡,不清楚谁先死的,就按照上面的规则来推定。然后是法定继承顺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这意味着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先由第一顺序的人来继承遗产,如果第一顺序没人,才轮到第二顺序的人。接着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也就是说,被继承人可以自己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决定把自己的财产给谁。遗嘱的形式也有多种,《民法典》规定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等形式,每种形式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等。最后是遗产的处理。《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遗产管理人要履行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等职责。这就保证了遗产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分配。总之,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规定,涵盖了从继承开始到遗产处理的各个方面,为人们处理继承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