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二审的裁判分为几种,效力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诉讼案子,一审判决我不太满意,打算上诉到二审。但我不太清楚二审裁判有哪几种情况,以及这些裁判结果的效力如何。比如判了之后是不是就必须执行,还有没有其他的救济途径之类的。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诉讼二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二审裁判是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得到公正的保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民事诉讼二审裁判的种类及其效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二审裁判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二审裁判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当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时,就会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这意味着一审判决的内容继续有效,双方当事人需要按照一审判决来履行各自的义务。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一审法院认定合同有效,被告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的认定和判决是正确的,就会驳回被告的上诉,维持一审的判决结果。 第二种是依法改判。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那么就会直接进行改判。这可能是因为一审法院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出现了偏差,或者在适用法律条文时不准确。比如,在一个侵权纠纷案件中,一审法院对于侵权责任的划分有误,二审法院根据正确的事实和法律规定,重新划分了双方的责任比例,并作出改判。 第三种是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当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时,二审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这里的基本事实是指对案件的定性、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此外,如果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也会被发回重审。例如,在一个继承纠纷案件中,一审法院遗漏了某个法定继承人,二审法院就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接下来,我们谈谈二审裁判的效力。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也就是说,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案件进行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确有错误,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申请再审,但再审并不影响二审裁判的执行。例如,在二审判决被告需要支付原告一定金额的赔偿款后,被告就必须按照判决内容支付款项,如果被告拒不执行,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了解民事诉讼二审裁判的种类和效力,对于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的裁判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