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是否有犯罪嫌疑人这个说法?
我正在参与一场民事诉讼,在过程中听到有人提到犯罪嫌疑人,可我印象里犯罪嫌疑人一般是在刑事方面用的。我就想搞清楚,在民事诉讼里到底有没有犯罪嫌疑人这个说法呢?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通常是没有“犯罪嫌疑人”这个说法的。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民事诉讼和犯罪嫌疑人。民事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平等主体之间因为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纠纷后,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比如合同纠纷、离婚纠纷等。而“犯罪嫌疑人”是在刑事诉讼里才会出现的概念,指的是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刑事诉讼主要是国家为了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民事诉讼里,参与诉讼的当事人被称为原告和被告。原告是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方;被告则是被原告起诉,需要应对诉讼的一方。他们之间的纠纷主要是民事权利义务方面的问题,和刑事犯罪是不同性质的。 所以,在民事诉讼的正规程序和法律语境下,不会使用“犯罪嫌疑人”这个称呼。如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存在犯罪行为,那案件可能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移交给刑事司法机关进行处理,这时才会涉及“犯罪嫌疑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