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调解几次才能进入诉讼程序,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我有个民事诉讼的案子,现在在调解阶段,我不太清楚一般要调解几次才能进入诉讼程序。另外,也想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调解的方式都有哪些,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讲讲。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调解需要进行几次才可以进入诉讼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意味着调解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并没有次数的限制。如果当事人拒绝调解或者经过调解后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就会及时判决,进入诉讼程序。例如,有的案件可能一次调解不成,当事人不愿意再继续调解,法院就会安排开庭审理;而有的案件可能经过多次调解尝试,只要当事人还愿意,法院也会继续组织调解。 调解的方式有多种。第一种是人民法院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比如,在涉及邻里纠纷的案件中,法院可以邀请当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工作人员来协助调解。这些基层组织人员通常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更好地沟通双方当事人,促进调解的进行。这种方式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二种是法院在开庭审理前也可以先行调解。对于一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法院在立案后开庭审理前,会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如果双方同意,就可以在开庭前进行调解。这种方式有利于快速解决纠纷,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 还有一种是法院在庭审过程中也会适时进行调解。在法庭调查和辩论结束后,审判人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再次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此时,当事人可以根据庭审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重新考虑是否接受调解方案。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总之,调解是民事诉讼中一种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接受调解以及调解的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