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法院庭前调解有哪些注意事项?

我有个民事纠纷案子到了法院,马上要进行庭前调解了。我不太懂这方面的事,不知道在调解过程中有啥要特别注意的,比如该怎么表达自己的诉求,有哪些权益必须争取,会不会一不小心就吃亏了之类的,希望能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展开 view-more
  • #庭前调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庭前调解是指在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试图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程序。它有助于节省司法资源、快速解决纠纷,避免漫长的诉讼过程。以下是一些民事诉讼法院庭前调解的注意事项: 首先是关于自身权益的明确。在参加庭前调解前,当事人要清楚自己在案件中的合法权益和诉求。这意味着要对整个纠纷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在合同纠纷中,要明确自己依据合同应享有的权利,如对方是否违约、违约给自己造成了哪些损失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所以只有明确了自身权益,才能在调解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要求,不轻易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 其次是证据的准备。证据是支撑自己主张的关键。当事人应当收集、整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如合同、票据、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要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案件事实。在调解过程中,充足的证据能增强自己诉求的说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可能会承担不利的后果。 再者是保持理性和冷静。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可能会因为观点不同产生分歧,甚至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但此时一定要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和行为。要以客观的态度分析问题,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如果过于冲动,可能会影响调解的氛围和效果,不利于达成和解协议。 另外,要注意调解协议的条款。一旦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协议将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签署调解协议前,要仔细阅读协议的每一条款,确保协议内容符合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对于不明确或者有歧义的条款,要及时向法官或者对方当事人询问清楚。如果发现协议条款存在不合理或者损害自己权益的情况,不要轻易签字,应及时与对方协商修改。 最后,关于调解的自愿原则。庭前调解必须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任何一方都不能被强迫接受调解方案。如果当事人认为调解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或者不愿意继续进行调解,可以明确向法院表示,要求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保障了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 总之,在民事诉讼法院庭前调解中,当事人要明确自身权益、准备好证据、保持理性、仔细审查调解协议,并坚持自愿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在调解中达成满意的结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