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簿中常见的作假手法有哪些?


会计账簿是企业记录经济业务的重要工具,而一些不法分子会使用各种作假手法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会计账簿中常见的作假手法。 首先是无据记账和凭空记账。无据记账就是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直接登记账目;凭空记账则是虚构经济业务并登记入账。比如,为了虚增利润,企业可能会凭空记录一笔销售业务,而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交易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这种无据或凭空记账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此规定。 其次是涂改、销毁、遗失、损坏会计账簿以掩盖其造假行为。有些企业为了逃避检查,会故意涂改账簿上的数据,或者销毁、遗失、损坏部分账簿。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再者是设置账外账。一些企业设置两套账,一套对外提供给税务、审计等部门,一套对内用于企业内部的真实核算。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会计的真实性原则,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还有就是故意制造漏洞,错记账户。会计人员可能会故意记错账户,将应计入一个账户的业务计入另一个账户,以达到调节利润、隐瞒收入等目的。这种行为违反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同样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另外,企业还可能通过提前或推迟入账来调节利润。在年末时,为了达到一定的利润指标,企业可能会将下一年的收入提前入账,或者将当年的费用推迟到下一年入账。这也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总之,会计账簿作假手法多样,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作假行为都有明确的禁止和处罚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