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哪些常见的法律小常识?

我平时对法律不太了解,但又觉得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很有必要。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情况,比如消费、邻里纠纷等,想知道有哪些常见的法律小常识能让我在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常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小常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小常识。 首先是关于民事行为能力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判断在一些交易或行为中,参与者是否有相应的能力来实施,从而保障交易的有效性和自身权益。 在消费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多项权利。例如,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果购买到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消费者还享有知情权,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若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重要信息或者作虚假宣传,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甚至获得相应的赔偿。另外,消费者还有自主选择权,可以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等。 在合同方面,当我们与他人签订合同时,合同的内容要明确具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的规定,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陷入一些不合理的条款陷阱。如果对方违反合同约定,我们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比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在侵权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一方存在过错导致另一方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过错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即使行为人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也需要承担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比如一些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 在婚姻家庭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了结婚、离婚等相关制度。结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男女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并且不存在禁止结婚的情形。在离婚时,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同时要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对于子女抚养问题,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总之,这些法律小常识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了解它们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法律问题时更加从容,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