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合同诈骗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下面为您介绍一些犯罪分子合同诈骗的常用手段。
首先是虚构事实诈骗。犯罪分子常常会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比如,他们可能编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或者假冒某个知名企业与他人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此外,还会伪造相关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例如伪造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让对方误以为其有足够的财产作保障,从而放心签订合同。
其次是隐瞒真相诈骗。有些犯罪分子在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却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比如,先小额履行合同,获取对方信任后,再以更大的合同骗取更多财物。还有就是隐瞒自己没有货物或服务的事实,与对方签订购销或服务合同,收取货款或服务费后逃之夭夭。这同样符合刑法中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再者是设置陷阱诈骗。他们会在合同条款中设置模糊不清的条款,利用对方对条款理解的差异来骗取财物。例如,对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故意表述模糊,当发生纠纷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解释。另外,还可能利用对方的疏忽或不熟悉业务,在合同中设 置一些看似合理但实际是陷阱的条款,如高额的违约金条款等。
最后是携款潜逃诈骗。犯罪分子在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一旦拿到对方的财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对方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合同诈骗行为,也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总之,了解这些犯罪分子合同诈骗的常用手段,能帮助我们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合同诈骗的陷阱。如果遭遇合同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宅基地确权后老人不在了由谁来继承?
公司破产后房屋如何分割?
独生子女护理假是什么意思?
男方不同意离婚时答辩状该怎么写?
甲送乙车,谁是债务人?
为什么不交医保不让孩子上学?
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有哪些规定?
个体户发工资需要交个税吗?
执法人员信息查询系统是什么样的?
最高院关于诉前保全的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职工请事假该怎么扣工资?
开庭可以让家人代替吗?
公司交社保时把名字写错了怎么办?
外婆去世单位会给假吗?
合同纠纷走债务途径合法吗?
缓刑犯和管制犯有什么区别?
社保买够多少年才可以积分入学?
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应在什么时候召开创立大会?
保证人保证担保债权的权利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