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的程序该怎么走?


公司解散程序是一系列严谨且法定的流程,关乎公司股东、员工、债权人等多方利益。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公司解散程序的各个步骤。 首先是做出解散决议。公司解散一般需要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也就是说,公司想要解散,必须有足够表决权的股东同意才行。 接下来是成立清算组。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如果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对此有明确规定。 然后是通知债权人。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这一步主要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及时知晓公司解散的情况并申报债权。 之后是进行清算。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最后是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完成这一步,公司的法人资格才正式消灭。 总之,公司解散程序涉及多个步骤和法律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确保整个过程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