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做担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公司做担保是指公司以自身的信用或资产为他人的债务履行提供保证的行为。这意味着当被担保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公司可能需要承担偿还责任。 首先,公司要注意担保决策程序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所以公司在做担保时,一定要按照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决策,否则担保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其次,要对被担保人的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进行充分调查。这是因为担保的风险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担保人的情况。如果被担保人信用良好、偿债能力强,那么担保的风险相对较小;反之,如果被担保人信用不佳、偿债能力弱,公司面临承担担保责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公司可以通过查询被担保人的信用报告、了解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方式来进行调查。 再者,明确担保的方式和范围。担保方式主要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是指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保证人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公司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担保方式。同时,要明确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最后,要关注担保的期限。担保期限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在担保期限内,债权人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超过担保期限,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可能会免除。公司要明确担保期限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并在担保期限内关注被担保人的还款情况和债权人的主张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