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调岗被迫辞职是否有赔偿?


在因为调岗而被迫辞职的情况下,劳动者通常是有可能获得赔偿的,下面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些法律概念。调岗,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工作岗位一般是劳动合同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对劳动者进行调岗。如果用人单位未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擅自进行调岗,这种行为可能违反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规定。 当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不合法、不合理,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而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调岗可能涉及到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等劳动条件的改变,如果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导致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劳动者因此被迫辞职,就符合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条件。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是合理合法的,例如是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并且调岗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没有明显降低,同时用人单位也与劳动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那么劳动者以调岗为由被迫辞职,可能无法获得经济补偿。 总之,由于调岗被迫辞职是否能获得赔偿,关键在于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劳动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调岗通知、工资条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与用人单位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