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人受工伤该如何赔偿?


在讨论60岁以上老人受工伤如何赔偿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一般来说,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者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要给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并支付劳动报酬。而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的提供与报酬的给付所达成的协议,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 对于60岁以上老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所以60岁以上老人与用人单位一般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受伤后就不能获得赔偿。 如果老人在工作中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受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老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赔偿。 要是老人是因工作原因受伤且不存在第三人侵权的情况,按照《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老人和用人单位各自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比例。比如,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导致老人受伤,那么用人单位可能要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如果老人自身存在一定的疏忽大意,也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 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结合老人的实际损失,如医疗费用要以医院的正规票据为准,误工费根据老人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计算等。同时,老人需要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像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等,以便在索赔过程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