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亡没有工伤险该怎么赔偿?


在工作中,工亡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而当工亡发生时,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这就会让工亡员工家属在悲痛之余,面临赔偿问题的困扰。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情况下的赔偿规定。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当员工在工作中遭受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时,就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相应的赔偿和保障。《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也就是说,即便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一旦员工发生工亡,用人单位依然要承担赔偿责任,并且赔偿标准和参加了工伤保险的情况是一样的。工亡赔偿的项目主要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举例来说,如果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万元,那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就是4万×20 = 80万元。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工亡员工家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工亡员工家属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亡事故证明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虽然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但工亡员工家属依然有权获得法定的赔偿,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没有购买保险就逃避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