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果公司倒闭不同意调离其他岗位有赔偿吗?


在探讨公司倒闭且员工不同意调离其他岗位是否有赔偿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明确员工的权益。 首先,要明确公司倒闭在法律上的界定。通常所说的公司倒闭,一般是指公司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等原因,出现了无法继续正常经营的情况。从法律角度来看,这可能涉及到公司进行破产清算、解散等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 当公司面临倒闭时,如果提出将员工调离到其他岗位,其实质是对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说,公司若要变更员工的工作岗位,必须与员工进行协商,并且达成一致意见,同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若员工不同意调离其他岗位,这属于双方未能就劳动合同的变更协商一致。在公司倒闭这种特定情形下,即使员工不同意调岗,由于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公司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该法第四十六条明确指出,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有详细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综上所述,2024年如果公司倒闭,即便员工不同意调离其他岗位,公司也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员工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条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在处理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