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程序和依据需要符合什么规定?


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是在监理规划的基础上,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针对工程项目中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监理工作编写,并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的操作性文件。它对监理工作起着具体指导的作用。 关于编制程序,《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 - 2013)有相关规定。首先,在工程施工开始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监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完成后,要报送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对细则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只有经过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监理实施细则,才能在工程建设中实施。这样的程序确保了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从编制依据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要符合其要求。同时,各类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也是细则编制的重要依据,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二是已批准的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监理规划是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监理实施细则是对监理规划的细化和补充,所以必须以监理规划为依据进行编制。 三是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不同的专业工程有其特定的标准和技术要求,例如在电气工程中,要依据电气安装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设计图纸来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确保监理工作能够准确针对该专业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四是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的具体安排和技术措施,监理实施细则要结合这些内容,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例如,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制定相应的监理检查和验收计划。 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程序和依据都有严格的规定,遵循这些规定能够保证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