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赠与合同的概念是什么,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财产赠与合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合同形式。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其概念以及法律上的相关规定。
首先,财产赠与合同的概念。财产赠与合同指的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愿意不要任何回报地把自己的东西给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也同意接受,这样双方就形成了一个赠与的约定,这个约定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财产赠与合同。
在法律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财产赠与合同有着明确的规范。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这就从法律层面确认了赠与合同的定义。
关于赠与合同的生效,一般情况下,只要赠与人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受赠人表示接受,合同即成立并生效。但是,如果赠与的财产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比如赠与房屋等不动产,就需要办理过户登记,只有完成这些手续,财产的所有权才真正转移给受赠人。
此外,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也就是说,对于一般的赠与合同,在财产没给出去之前,赠与人可以反悔;但对于经过公证或者具有公益、道德义务 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能随意撤销。
如果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受赠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要求交付。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同时,赠与人也有一些责任和义务。如果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赠与的财产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而且,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但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总之,财产赠与合同虽然是基于赠与人的无偿给予,但在法律上也有一系列的规定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进行财产赠与行为时,双方都应当了解这些法律规定,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贷款买车,在还款期间发生车祸,保险该怎么理赔?
交通肇事罪具体存在哪些有争议的问题呢?
过失致人死亡罪该如何进行处罚?
网络彩票被骗后该如何报警追回款项?
新合伙人是否要对合伙企业原有的债务承担责任?
空头支票的罚款金额是多少?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征求意见是怎么回事?
同省不同市算异地就医吗?
有房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能填租房吗?
加油票开专票进项是否可以抵扣?
开庭旁听需要带什么证件?
高速路口倒车扣几分、罚多少钱?
审理中发现被告不适格该如何处理?
城乡医保是否可以异地就医?
营业执照线上如何注销?
父亲去世后可以给孩子改姓名吗?
商业秘密的要求包括什么?
被判无期徒刑后民事赔偿没钱怎么办?
醉驾是否可以办拘留?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