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事实行为的概念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老是弄不明白事实行为到底是什么。在生活里感觉很多行为好像都和事实行为沾边,但又不确定。我就想知道民法里事实行为的概念到底是怎样的,能不能给个清晰的解释呢?
展开


民法中的事实行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事实行为就是不管行为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只要做出了相应的行为,就会按照法律规定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它和法律行为不同,法律行为特别看重行为人内心的想法和意愿,比如签合同,得双方都有达成合同的意思表示才行。而事实行为不依赖于这种意思表示。比如说创作作品,不管创作者有没有想要通过这个作品获得著作权的想法,只要作品创作完成,根据法律规定,创作者就自动获得了著作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像无因管理行为也属于事实行为。无因管理就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行为。比如有人看到邻居家起火,主动帮忙灭火,产生了一定的费用,即便他在帮忙的时候没有考虑什么法律后果,但是按照法律规定,他有权要求邻居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还有拾得遗失物的行为也是事实行为。当捡到别人遗失的物品时,拾得人有义务归还失主,同时也享有要求失主支付保管遗失物等必要费用的权利。这些都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不是基于拾得人内心特定的意思表示。总之,事实行为的关键在于行为本身,只要实施了该行为,法律后果就会按照法律规定自动产生。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