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协议离婚,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商量好后一起去办理离婚手续。要进行协议离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合法登记的夫妻。这意味着男女双方在中国内地办理过合法的结婚登记,形成了受法律保护的夫妻关系。要是没有办理过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是不会受理离婚申请的。相关法律依据是《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离婚登记 。 其次,双方当事人离婚必须是完全自愿的。也就是夫妻双方都明确且真实地表示愿意离婚,不存在一方被强迫、欺诈等违背意愿的情况。若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或者存在非自愿因素,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是不会受理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这体现了自愿原则是协议离婚的重要基础。 再者,双方当事人要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协议。对于子女抚养问题,要明确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孩子,另一方支付多少抚养费以及探视孩子的相关安排;在财产方面,要对共同财产的范围确定清楚,并协商好如何分割;债务方面也要协商一致如何承担。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婚姻登记机关将不予受理。《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另外,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户口是本辖区内的常住户口。并且申请离婚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同时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不得委托他人代理。依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当事人离婚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最后,双方当事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婚姻登记机关是不会受理离婚申请的。《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离婚登记。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在我国,一般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只具有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例如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 无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部分8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均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