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中止审查的条件是什么?
我涉及一个案子,现在到了审查起诉阶段,听说有中止审查的情况。我不太清楚到底在什么条件下会中止审查,这对案子的走向和结果影响很大,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上规定的审查起诉中止审查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展开


审查起诉中止审查是指在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起诉的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某些法定的情形,导致审查起诉的工作无法正常继续进行,从而暂时停止审查的一种制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审查起诉中止审查的条件以及相关依据。 首先,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在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潜逃或者患有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中止审查。 对于犯罪嫌疑人潜逃的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期间逃避司法机关的控制,下落不明。在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无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无法进一步核实案件的相关情况,也无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所以只能暂时中止审查。例如,犯罪嫌疑人在得知自己被审查起诉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逃跑,使得司法机关无法找到他,此时就符合中止审查的条件。 而犯罪嫌疑人患有精神病及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讯问,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情况。这里的精神病是指由于精神方面的疾病导致其无法正常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诉讼程序的意义,不能配合司法机关的讯问和调查。其他严重疾病则是指那些严重影响犯罪嫌疑人身体状况,使其无法承受讯问等诉讼活动的疾病。比如,犯罪嫌疑人突发严重的心脏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进行讯问,那么也应当中止审查。 此外,如果是共同犯罪中的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对潜逃犯罪嫌疑人可以中止审查,但对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应当照常进行。这是为了保障诉讼效率,避免因为部分犯罪嫌疑人的问题而影响整个案件的处理进度。 总之,审查起诉中止审查的条件是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其目的在于保障司法程序的公正、合法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当这些法定情形消失后,人民检察院应当恢复审查起诉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