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担任监护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我家里有个亲戚因为意外去世了,留下一个未成年孩子。我们其他亲属都没有能力抚养这个孩子,听说福利院可以担任监护人,但是不太清楚福利院担任监护人需要满足啥条件,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福利院担任监护人,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要了解监护人的概念。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在一些情况下,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其他亲属也无法承担监护责任时,就可能需要福利院这样的机构来担任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只有在这些具有监护资格的个人都无法或者不愿意担任监护人时,福利院才可能介入。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二条规定,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福利院通常是民政部门设立或者主管的社会福利机构,在没有其他合适监护人的情况下,具备相应条件的福利院可以担任监护人。 福利院担任监护人,一般需要具备履行监护职责的条件,比如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被监护人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需求,有专业的人员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来照顾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等。并且,福利院担任监护人也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通常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指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