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防卫过当指的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保护自己的时候,反击的力度太大,超过了保护自己所需要的程度,还让对方受到了比较严重的伤害。 要判断防卫过当是否成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存在不法侵害,这是防卫的前提条件。只有当有人对你实施了违法的侵害行为,你才能进行防卫。比如,别人无缘无故地打你、抢你东西,这些都属于不法侵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就表明了正当防卫的基础是存在不法侵害。 其次,防卫行为要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施。也就是说,必须是在侵害行为正在发生的过程中进行防卫,不能提前也不能事后防卫。比如,别人只是口头威胁你,但还没有动手,你就先把别人打伤了,这就不属于正当防卫;或者别人已经停止了侵害,你再去攻击对方,也不构成正当防卫。 再者,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里的必要限度是指为了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判断是否超过必要限度,要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以及防卫行为的方式、强度等因素。例如,别人只是轻轻推了你一下,你却用刀把别人砍成重伤,这显然就超过了必要限度。 最后,防卫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损害。重大损害一般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如果只是造成了轻微的伤害,通常不认为是防卫过当。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的认定是非常谨慎的。因为正当防卫是公民的合法权利,法律鼓励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勇敢地保护自己。但同时,也不能滥用防卫权,导致过度的反击。对于防卫行为是否过当,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判断。总之,防卫过当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事实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