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条款及法律风险是什么?


保密条款是指协议双方约定的,一方对另一方在业务合作、工作交流等过程中知悉的特定信息承担保密义务的条款。简单来说,就是一方知道了另一方的一些不能随便对外说的信息,就要按照约定好好保守这些秘密。 从法律概念上看,保密条款所涉及的保密信息通常包括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个人隐私信息等。商业秘密,比如企业独特的生产工艺、客户名单、营销计划等,这些信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一旦泄露,可能会让企业遭受损失。技术秘密则是指一些先进的、未公开的技术方案等。个人隐私信息,涵盖了个人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等内容。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表明了保密义务不仅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在合同订立阶段同样存在。 保密条款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违约后果上。如果一方违反保密条款,将面临多种法律责任。首先是民事责任,根据上述《民法典》的规定,违约方需要对受损方进行赔偿,赔偿的范围一般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可能是因为信息泄露导致的业务订单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等;间接损失可能是为了挽回声誉而支出的费用等。 此外,如果保密信息涉及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在签订包含保密条款的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内容,明确自己的保密义务和范围,避免因违反保密条款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如果发现对方违反保密条款,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