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十年了该如何确认劳动关系?


在离职十年后想要确认劳动关系,这是一个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事情,但并非无法实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比如你为公司干活,公司给你发工资,这中间就建立了劳动关系。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是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当我们要确认离职十年前的劳动关系时,关键在于收集相关的证据。证据是确认劳动关系的核心。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但依然可能存在一些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比如说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银行的工资流水单,它能清楚地显示公司给你发工资的情况。还有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社保记录是很重要的证据,它能证明公司曾经为你缴纳社保,这是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明。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证件上一般会有公司的信息和你的个人信息,也是证明你曾在该公司工作的证据。另外,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都可以作为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据。 在收集证据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例如公司拒绝提供相关材料,你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你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过,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虽然确认劳动关系和追讨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规定有所不同,但在实际处理中,你还是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整个过程中,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