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破产期间虚假陈述会有什么后果?

我公司正在走破产程序,最近发现有管理人员在破产期间做了虚假陈述。我想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如何定性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破产程序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破产虚假陈述
  • #破产法后果
  • #虚假陈述责任
  • #破产刑事犯罪
  • #破产程序干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破产期间虚假陈述指的是在企业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相关人员故意作出与事实不符的陈述。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破产程序的正常进行,损害了债权人、债务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债务人的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擅自离开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训诫、拘留,可以依法并处罚款。虽然该条文未直接针对虚假陈述,但虚假陈述本质上也是违反破产程序中如实陈述义务的行为。第一百三十一条还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破产期间虚假陈述的主体可能包括债务人、管理人、债权人等。对于债务人而言,如果在申报财产状况、债权债务关系等方面进行虚假陈述,就属于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企图逃避债务或者获得不正当利益。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七条,债务人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交或者提交不真实的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罚款。 对于管理人来说,若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进行虚假陈述,如对债务人财产的评估、变价等情况作不实报告,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三十条,管理人未依照本法规定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款;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债权人如果在申报债权时进行虚假陈述,虚报债权数额等,一经查实,不仅虚报的部分不予确认,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面临罚款等处罚。同时,这种行为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债权人的公平受偿权。 此外,破产期间虚假陈述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刑法。例如,可能构成妨害清算罪、虚假破产罪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总之,破产期间虚假陈述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带来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并且会对整个破产程序的公正性和有序性造成极大的破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