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案件中证据持有人拒不提供证据会怎样?

我涉及一个行政案件,现在有个证据持有人掌握着关键证据,但他就是不肯提供。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对于这种证据持有人拒不提供证据的情况是如何处理的,会有什么后果呢?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行政案件里,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查明案件事实、作出公正行政决定的依据。证据持有人拒不提供证据是一种不配合行政调查或诉讼的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行政案件证据的概念。行政案件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材料,比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确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对于证据持有人拒不提供证据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九条,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一般不予采纳。这意味着,如果是在行政程序中,行政机关依法要求相关人员提供证据,而该人员拒不提供,之后在诉讼中再提供,法院可能不会认可这份证据。 此外,如果证据持有人有能力提供证据却故意不提供,并且这种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重要影响,法院或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已有的其他证据进行事实认定。如果有证据证明证据持有人持有对其不利的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的,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这就是所谓的证据推定规则,目的是促使证据持有人积极配合调查和诉讼,保障案件能够公正、顺利地进行。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如果证据持有人拒绝提供证据的行为阻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可能会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