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证人不给作证该怎么办?

我有一起民事纠纷的案子,需要证人出庭帮我作证,可证人却不愿意,我尝试和他沟通,他还是拒绝。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该采取什么办法让证人作证,法律上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可以帮到我?
展开 view-more
  • #证人作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事务中,证人作证对于查明事实真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遇到证人不愿意作证的情况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形,通过一些合法途径来解决。 首先,我们要明确证人作证的法律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了解案件情况的人有义务为案件作证,这是法律赋予的责任。 当证人不愿意作证时,我们可以先尝试与证人友好沟通,了解其拒绝的原因。有可能证人是出于害怕、担忧自身利益受损或者其他顾虑而不愿意作证。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向证人解释法律会保护其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意味着,法律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证人的安全和权益,打消证人的顾虑。 如果沟通无效,在民事诉讼中,我们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证人的姓名、职业、住所、联系方式,作证的主要内容,作证内容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以及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证的事项、要求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内容。人民法院在审查后,如果认为证人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有重要作用,会通知证人出庭。 而在刑事诉讼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这表明在刑事诉讼中,法院有权力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并对拒绝作证的证人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