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使用虚假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食品在法律上有什么后果?
我在做食品销售生意,最近才发现我所售食品用的是虚假生产许可证号。我很担心会有法律风险,想了解在销售环节用了虚假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会受到什么处罚,我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展开


在销售环节使用虚假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后果以及依据。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是食品生产企业合法生产食品的重要凭证,就像是企业的‘身份证号码’,它表明该企业具备了生产食品的资质和条件。使用虚假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就相当于冒用了合法企业的身份,这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这里虽然强调的是未取得许可,但使用虚假的生产许可证号本质上也是一种非法经营行为,会按照此条规定进行处罚。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这种行为做出了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如果消费者购买到使用虚假生产许可证号的食品,造成了身体不适或者其他财产损失,销售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销售者还可能面临消费者的三倍赔偿要求,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若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对于销售者来说,如果发现所售食品使用了虚假生产许可证号,应立即停止销售,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积极采取召回等措施,以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