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全文内容是怎样的?

我想详细了解《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具体内容。因为我家附近正在进行一些建设工程,我担心可能会对周边的电力设施造成影响,所以想知道这个条例里具体规定了哪些方面,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建设工程与电力设施的安全距离等规定是怎样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是为保障电力生产和建设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共安全而制定的法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


首先是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已建或在建的电力设施,包括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条例所保护的电力设施,涵盖了从发电厂、变电站到输电线路等一系列与电力生产、输送相关的设备。


在电力设施的保护范围方面,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保护范围包括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包括架空电力线路,如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绝缘子、登杆塔的爬梯和脚钉,导线跨越航道的保护设施,巡(保)线站,巡视检修专用道路、船舶和桥梁,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电力电缆线路,如架空、地下、水底电力电缆和电缆联结装置,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电缆井、盖板、人孔、标石、水线标志牌及其有关辅助设施;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互感器、熔断器、计量仪表装置、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对于电力设施保护区,条例也有明确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指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1 - 10千伏5米;35 - 110千伏10米;154 - 330千伏15米;500千伏20米。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是指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海底电缆一般为线路两侧各2海里(港内为两侧各100米),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米(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各5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在电力设施的保护措施上,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从事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的行为,如闯入发电厂、变电站内扰乱生产和工作秩序,移动、损害标志物;危及输水、输油、供热、排灰等管道(沟)的安全运行;影响专用铁路、公路、桥梁、码头的使用;在用于水力发电的水库内,进入距水工建筑物300米区域内炸鱼、捕鱼、游泳、划船及其他可能危及水工建筑物安全的行为等。对于电力线路设施,不得向导线抛掷物体;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区域内放风筝;擅自在导线上接用电器设备;擅自攀登杆塔或在杆塔上架设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安装广播喇叭;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在杆塔、拉线上拴牲畜、悬挂物体、攀附农作物;在杆塔、拉线基础的规定范围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在杆塔内(不含杆塔与杆塔之间)或杆塔与拉线之间修筑道路;拆卸杆塔或拉线上的器材,移动、损坏永久性标志或标志牌等。


同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电力设施周围5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当按国家颁发的有关爆破作业的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并征得当地电力设施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必须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


在电力设施与其他设施相互妨碍的处理原则上,公用工程、城市绿化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妨碍电力设施时,或电力设施在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妨碍公用工程、城市绿化和其他工程时,双方有关单位必须按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协商,就迁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补偿等问题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新建架空电力线路不得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的区域;一般不得跨越房屋,特殊情况需要跨越房屋时,电力建设企业应采取安全措施,并与有关单位达成协议。被跨越房屋不得再行增加高度。超越房屋的物体高度或房屋周边延伸出的物体长度必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或个人,电力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作业、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由公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为电力设施的保护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法律依据,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肇事逃逸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路上有辆车撞了人后直接跑了。我就想知道,在这种肇事逃逸的情况下,事故责任到底是怎么认定的呢?是逃逸方肯定负全责,还是得看具体情况呀?我特别想弄清楚这里面责任认定的规则。

科目一逃逸事故会怎么处罚?

我正在备考科目一,看到有关于逃逸事故的知识点,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处罚的。想知道要是在考试里遇到这类情况,怎么答题才对,也想了解实际生活中逃逸事故到底会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希望能有详细解答。

农村违建强拆起诉能赢吗

我家在农村的房子被认定违建然后被强拆了,我心里很不服气。我想知道像我这种情况去起诉的话能不能赢啊?我想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起诉有胜算,什么情况胜诉可能性小,希望能给我分析分析。

离婚后一方过世另一方有财产继承权吗

我和另一半刚离婚不久,最近听说他身体不太好。我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不幸离世了,我有没有权利继承他的财产呢?我想了解在法律层面上,离婚后对于前配偶的遗产继承是怎么规定的。

别人欠五万块钱不还怎么办,有哪些相关规定?

有人欠了我五万块钱,一直拖着不还。我催了好多次都没用,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想了解下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上有哪些规定能帮我要回这笔钱呢?

哪个国家机关可以运用司法手段?

我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各个国家机关里,到底哪个是能够使用司法手段来处理事情的。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对这个概念有点模糊,不清楚具体涉及哪些机关,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答,了解它们的职责范围。

医保卡可以给外人使用吗?

我有个朋友想用我的医保卡买药,我有点犹豫,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法。我担心万一被发现会有麻烦,也不清楚医保卡的使用规则到底是怎样的。想问问大家,医保卡到底能不能给外人用呢?

有人要买我家房子,是不是说明要拆迁了?

最近有陌生人突然找上门,说想买我家房子,给的价格还挺高。我就有点疑惑,这会不会是因为要拆迁了他们才来买啊?我不太懂这里面的门道,也担心自己权益受损,想知道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是要拆迁了,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有啥说法不?

独生子女证丢了是否能补办?

我之前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但是不小心把它弄丢了。现在我担心没有这个证会影响之后一些相关福利的领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问下独生子女证丢了还能不能补办呀?

个税小孩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怎样的?

我家有小孩,听说申报个税时小孩能有专项附加扣除,可我不太清楚具体的扣除标准。是每个小孩都一样的标准吗?扣除金额是多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扣除?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盗窃属于民事还是刑事?

我遇到了盗窃的事儿,不太清楚这到底算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我家东西被偷了,想弄明白按法律该怎么界定,走什么程序处理,是按民事纠纷解决,还是要走刑事流程呢?

婚前加女方名字的房产算共同财产吗?

我男朋友在婚前买的房子,现在打算加上我的名字。我不太清楚加上名字后这房子算不算我们的共同财产,万一以后有个什么事儿,我会不会没有份额?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是怎么规定的。

故意制造噪音扰民该怎么处理?

我家楼上邻居经常故意在深夜制造噪音,像拖椅子、大声跺脚之类的,严重影响了我的休息。我跟他沟通过很多次都没用,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故意制造噪音扰民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什么?

我在一家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里都会扣除养老保险费用。我想弄清楚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到底是什么,这个基数是怎么确定的,它对我以后领取养老金又有什么影响呢?

检察院起诉阶段是否能取保候审?

我被检察院起诉了,心里很着急,不知道在这个阶段还能不能申请取保候审。我想了解一下,在检察院起诉阶段到底可不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走什么流程呢?

袭警罪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我想了解一下袭警罪的实施时间。最近看到一些关于袭警的新闻,就很想知道这个罪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施行的,这对判断一些过往案例很重要,所以想搞清楚具体的时间点。

法庭审理过程中,律师可以就证据做什么?

我最近遇到个事要打官司,在法庭审理的时候,我请的律师能就证据做些什么呢?我不太清楚律师在这方面的权限和操作,也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理合法的,担心影响案件的走向,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异地就医是否能用医保?

我因为工作原因要去外地一段时间,期间可能会生病就医。我想知道我在本地交的医保,到了外地看病能不能用呢?具体该怎么操作,有什么限制吗?希望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流程。

盖完章后辞职可以获得公司赔偿吗?

我在公司的文件上盖完章了,现在想辞职。我不清楚这种情况下辞职,公司会不会给我赔偿,也不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我有没有这个权利,想了解下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版权纠纷怎么处理最有效?

我自己创作了一些作品,但是最近发现有人未经授权使用了我的作品,我想维护自己的权益,解决这个版权纠纷。但我不知道采取哪种方式处理最有效,是协商、调解,还是走法律途径呢?想了解一下处理版权纠纷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