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书一般都包含什么内容?


医疗事故鉴定书是对医疗事故进行专业判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这里面会写清楚患者和医疗机构相关信息,像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还有简要治疗经过、陈述的意见和理由以及申请鉴定时间等;医疗机构则要写明名称、地址、《医疗机构许可证》代码,医务人员要写清楚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合法执业资格证书代码 。 其次是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因为医患双方都有举证的义务,所以这部分涵盖了医患双方提供的病案(复印件或复制件就行)和其他相关材料,以及医学会在鉴定前调查收集的材料。 然后是鉴定过程的说明。这主要是说明鉴定程序是合法的,比如鉴定专家的资格合不合法,是不是在医学会主持下医患双方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人数和专业是否符合规定,有没有实行回避原则,双方当事人有没有到场陈述等。 接着是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会明确指出医疗过程中具体哪个医疗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法规、规章、常规、规范,以及具体的条款。 再就是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会说明医疗过失行为和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也就是损害后果是不是医疗过失行为直接导致的。在医疗纠纷里,因果关系很复杂,可能一个原因产生多种后果,一个后果也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所以这部分会从医学科学原理角度分析过失行为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还有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按照《医疗事故中关于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评定的暂行规定》,会说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行为和原有疾病在造成损害后果中各起了什么作用、占多大比重,科学客观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另外是医疗事故等级。如果确定是医疗事故,就会依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明确事故等级,要是只说属于医疗事故却不明确等级,那这个鉴定就是无效的。 最后是对医疗事故患者的诊疗护理医学建议。因为医疗过失行为已经给患者造成损害了,所以这部分会给出合适、合理的诊疗护理建议,尽量减轻对患者的损害。 相关法律依据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上述提到的各项主要内容。 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过失行为:指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原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未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的行为。





